欄目導航
相關產品
-
暫時沒有數據
國內嚴格管控茶葉農殘問題
文章出處:本站 人氣:856 發表時間:2020-04-02 10:13:47
九大品茶企產品農殘超標的新聞沸沸揚揚,引發公眾對飲用茶可靠問題的關注,同時也將目光投放在茶葉農殘檢測標準和農殘控制上。在此方面,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臺灣島內相較大陸有先勢,正宗臺灣茶的良好口碑緣自從源頭上控制好農殘。
般來講,清明前蟲子尚未出來,茶樹不用打農藥,此時采摘的茶葉農藥殘留會比較少。
但很多農藥噴灑之后,會進入土壤,常年不能分解,雖然第二年清明前沒有打農藥,但茶葉還是能檢測出農藥殘留。因此,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農藥殘留問題,則在建茶園種茶樹時起就要做好農藥的管控,多選用生態滅蟲的方式來防蟲控蟲。只有如此,才能根本上解決農殘問題。
目前市場上的現狀是,因為大家都覺得清明前的茶葉不用打農藥,所以都拼命的講自己是明前茶。但是,清明前茶葉剛發芽,產量是其有限的,從對產量上來講,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茶葉不可能是明前茶。
因此,僅靠商家自己說是明前茶是沒用的。在這方面,臺灣做的比我們好很多,臺灣茶目前農殘的檢驗分為兩個標準,個是SGS(瑞士第三方檢測機構),另個是TTB(德國第三方檢測機構)。目前臺灣茶葉銷售,均需出具上述兩者之的檢驗報告。然而出口的茶葉及高級茶葉,均以SGS檢測為基準,目前臺灣島內茶商、茶農對此項檢測標準接受度比較高。
據了解,臺灣農產茶葉生產銷售合格標準分為四個等級,基本的等級是“無公害”,即有毒農藥殘留符合臺灣茶葉農殘標準內;往上等是“無農殘、無化肥”,對農殘是“明令禁”的;再往上就是“準有機”,所產出茶葉除了無農殘、無化肥外,還要求土地為農業用途;經過兩年的準有機認證后,業者才可以申請目前市面上夯的“有機茶”認證。但是,認證程序復雜,需要有專門的認證公司認證。
而正是因為臺灣茶對于農殘問題的嚴格管理,所以真正好的臺灣茶產量并不是很高,但是內地不少茶企打著臺灣茶的幌子,卻銷售本地茶葉,蒙騙消費者。
- 上一篇: 揭秘中國茶無法走出民族大門的窘境
- 下一篇: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帶動經濟發展
-
暫時沒有數據